知行学会
友情链接
学生活动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行学会 >> 学生活动 >> 正文
讲好演活,用好党史教科书—青年马克思主义知行学会“黎明”红色情景话剧首演
栏目:学生活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21 13:13:44 点击:

(通讯员姜玲、宋世钰/文  郑佳炜/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革命历史传奇,这些光辉业绩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1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统筹课内课外,贯通线上线下,厚植党史沃土。一方面发挥教师各自专业背景优势,“一人一法”,讲鲜活党史,以史育人、以史铸魂、以史促行;另一方面为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民族优良品质搭建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走上舞台,诵读革命家书;还原革命场景,排练表演情景话剧,演绎“沧桑百年路,红船扬帆再启航”的红色精神,用开放的形式将红色党史文化融入血脉、植入灵魂。

为积极响应《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庆祝党的一百零一华诞,6月17日,青年马克思主义知行学会的同学们排练的党史情景话剧《黎明》在“思政讲堂”精彩亮相,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软件学院、电信学院等师生演员和观众共同接受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党史课。

节目以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史诗为蓝本,演绎《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小岗村》等红色党史情景剧。饱含深情的主题,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精心剪辑的音频视频渲染,成功调动起现场的情绪,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同学们说:这样的党史学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历史场景的重现,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师生进一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情景剧演出分为三幕,分别对应党的百年历史中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由思政课老师领学指导,学生自学解读,将部分电影片段剪辑成视频,再配合同学们真人演绎,还原“开国大典”时热烈喜悦的场景和安徽小岗村村民按下红手印、包产到户的紧张夜晚,最后通过师生合唱《一起向未来》走进新时代。短小精悍,表现形式丰富,有话剧,有朗诵,有舞蹈,有合唱,青年马克思主义知行学会学生纷纷拿出“看家才艺”,恰同学少年,热血青春。

第一幕“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人民领袖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即国旗升起。同学们从第三视角诠释了当时全体人民欢呼呐喊,奔走相告,激动万分的心情。

第二幕“18个红手印”,见证了变迁,引领了时代。昏暗的油灯,紧张的气氛,将观众拉回到改革开放前,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因饥饿而被迫立下的“生死契约”,18位村民万万没有想到,它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1978年,他们按下红手印,冒险“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从此后,中国人走上通往“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

第三幕“一起向未来”,是一首旋律动听、色彩丰富,立意紧扣国家、民族主旋律的优秀音乐作品。歌曲节奏轻松,和声布局逐级上升,带给人动感且有冉冉升起之势,勾勒了当今中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而砥砺前行的姿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开放,充分展现了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大国担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这是一场思想实践,一次心灵的震撼。把老师在课堂讲授的党史故事搬上舞台,与学生的思想碰撞融合,激发出更强的感染力,演员和观众都在文艺创演中深受洗礼、教育和启迪。为了带来更好的演出效果,老师和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收集资料、推敲剧本、琢磨动作、设计内容,并反复进行排练。指导老师干元说:演绎红色情景剧是为了挖掘学生智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立体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学生在作品的演绎中,深化了对主流价值意识的认知与内化,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了健全完善的人格。